历史

江上时光(1 / 3)

推荐阅读:

刚开年的码头上熙熙攘攘的,夕瑶带着虎子登船的时候,唐家二老以及家里的行李基本都已经在船上了。夕瑶抬头开了一眼,是一艘不大的客货两用船。

后来听卞妈妈说起,原以为刚开年,码头上的船老大们都在等着接生意呢,还想着可以挑一搜舒适宽敞的客船。等管家去了发现完全不是这么回事儿。

大的客船,在过年前就老早已经被订下了,下定金的也往往都是高门大户,船老大们拿了人家的定金哪能反悔呢。饶是管家磨了半天,船老大们也只敢松口说得和主人家商量一下,看看能不能让出半条船来,大家拼一下。

唐家人素来爱清净,加上又是这个风口浪尖上,和人拼船肯定是不合适了,没得回头多出新的是非来。可是小船远没有大船稳当,开春了,水流也比冬日里湍急不少,遇到底下的漩涡更是容易颠簸。夫人还病着,小姐的身子骨也还没全好,这一路上颠簸可怎么行。一时间可愁坏了老管家。

最后好不容易找到了这条客货两用的船。

船分为上下两层,下层货仓部分年前其实已经被人整个订走了,结果下定的人临时出了点意外,货少了一半。正好,那一半留给唐家放行李。

上层客舱部分原本有些陈旧,管家多给了船老大银两,让他找人提前打扫收拾一下,几间客房里的家具摆设都换了新的,被褥帘子也都用自家的,这样收拾完倒是也像回事儿。

唯一的不方便是货仓里的那些货,人家定了是从上京送到镇江府的。话句话说,在途中,船只得靠岸卸货,来来去去会耽误一些时间。但横竖船只本来也需要偶尔靠岸补给,卸货也就当是顺便了。另外呢,官家给的圣旨里并没有写明到任的时间,想来也只是找个名头让唐老爷外放。想到这里,管家更是放一百个心。

夕瑶上船后先带着虎子去看了父母,把樊嬷嬷和桂香嫂子的话都转达了。唐父唐母都是好一番感慨。然后夕瑶让仆妇们帮着调整了房间的安排,把虎子安置在自己边上的客房里,又和身边的人都打了招呼,五六岁的孩子,得多关照着。樊嬷嬷唯一的孙子,桂香嫂子的一片苦心,夕瑶摸摸虎子圆溜溜的小脑袋,这倒春寒的日子里,她终于觉得不这么冷了。

船上的生活单调而无趣,一开始几日还有点新鲜感。加上天气也好,大家偶尔还去船舱外透透气,看看两岸的景色,看看水上的飞鸟,后面一连十数日的落雨,湿答答的,甲板也上不去,大家只能窝在船舱里。卞妈妈带着丫头们做做针线,夕瑶找了一本三字经,教虎子人人字。虽说也算有事做,但是这么长时间一直闷在船舱里,还是不免仍人觉得气闷。

更难受的是,雨大,往往风浪也大,这船终究比不得大船的稳定性高,一船人在摇摇晃晃中纷纷开始晕船。

尽管已经第一时间让大家服下了晕船药,然而也只是略略缓解了一下恶心难受罢了,要完全适应,终究还是得靠时间。

夕瑶每日的生活基本就是给母亲熬药,陪着母亲在船舱里说话解闷,带着虎子认字或者在船舱里稍微走动一下。

因为走得急,虎子除了几身换洗衣裳基本他娘就没带啥东西了,夕瑶原本打算安排小厮给孩子做点玩具,可一来船小,除了必要的家丁外,小厮们都留在唐府准备分批安排回杭州了。二来呢,家丁们也是一边晕着船一边轮班日夜巡护,脱不开人手。

好在这小子倒是不嫌无聊,每天跟在夕瑶的屁股后头走东走西的,夕瑶和母亲说话的时候,他自己看船外的小鸟或者对面驶过的船只也挺高兴。

“虎子,我一会儿要去做个鱼羹。厨房里烟熏火燎的,你就别跟着了,和紫草去翻花绳儿吧。”

举报本章错误( 无需登录 )
最新小说: